倡導不同股權架構的企業來港上市、改革散戶認購新股回撥制等。改革新股機制 要知港股價值:
港府牽頭成立的金融發展局昨發表報告,就提升本港新股集資平臺、進一步吸引國際企業來港集資提供意見,如應容許不同股權架構的企業來港上市,亦指香港獨有的新股回撥機制,即公開招股大幅超額認購時,將部分本來分給機構大戶的股份撥給散戶,或不利新股表現。
內地科網巨企阿里巴巴本欲來港上市,卻因同股不同權,未符本港監管機構要求企業同股同權的規定,終捨港赴美掛牌;港股在綢繆改革的同時,必須釐清一個基本問題,就是怎樣的發展模式才最符合本港最大利益。皆因股市雖不離融通之道,惟每個市場的成功方程式有別,原則與價值亦各異。
故港股任何改革都應按本身情況,在求大與求好之間謀取平衡。此如在同股不同權問題上,市場雖提出不少折衷方法,如另開新板吸納,惟港股市場金漆招牌在監管嚴謹、投資者保障嚴格,不能輕言為吸引最多企業上市、賺最多上市收入,在監管上作過多妥協,自損多年建立名聲。
又如本港新股回撥機制,正因制度上有利散戶,小投資者權益亦獲有效保障,才能吸引大量本港和內地,甚至海外散戶在香港申購新股,既助上市公司拓闊股東基礎,更提升本港股市的深廣度,成為吸納國內外企業來港上市的關鍵優勢之一。
供稿:注冊香港公司